立秋暑未休 健身有讲究
栏目:室内知识 发布时间:2024-08-29 03:34:28

  oety欧亿体育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但并不是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,天气不会马上凉下来,还会伴随一段夏季的余热。在节气交替之际,还需在健康饮食、合理作息、适量运动、情绪调节等方面多加注意。

 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早晚有了一些凉意,但仍然暑热盛行,白天还是很闷热。“运动要讲科学,安全是第一位的。”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说,“虽然已经立秋了,但是天气依然炎热,这时最需要重视的就是避免脱水造成的中暑和热休克等问题。”

  专家解释,运动时需要通过燃烧脂肪和糖给肌肉提供热量,生成的热量会有20%用于走、跑类运动,80%不能被用于运动,就会变成身体的热量,所以运动时体温就会升高。人在体温升高时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来降温,随着排汗排到一定程度,血容量下降,身体会产生自我保护,这时候如果还在持续运动就会产生危险。小孩子如果体温过高会产生惊厥、抽搐等问题,成年人也会因为体温过高产生头晕、眼花、幻觉,甚至休克症状。

  张漓建议,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或者行走,要选择阴凉的地方。同时要注意补水补液,每10分钟左右喝100毫升到150毫升的饮料或者水,少量多次进补。如果出现中暑或者休克的情况,要及时做物理降温。比如在头上浇冷水,或者将冰袋放到颈部,这样能快速降低头部温度,减少疲劳感。不鼓励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,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且不及时补充水分的做法。

  立秋后,对于中老年人心脏也有很大挑战。立秋开始到秋冬交际,要更加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,把血压、血脂、血糖都控制到一个理想的水平。

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提醒,所有病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,也包括不吸烟、限制喝酒、不要久坐等。“做到这些,我们的心脏会更安全,同时秋冬季节温差开始变化,要积极适应变化,只要有耐心,按医生的要求严格执行,同时又特别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,注意日常的饮食、运动等,经过秋天的准备,把危险控制到最低,到了冬天就会安然无恙。”

  说起立秋,很多人会想到“贴秋膘”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表示,“贴秋膘”一方面是因为要补充夏天天气炎热、胃口不好、体力消耗比较大引起的身体亏空,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抵抗力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,这符合中医“秋收冬藏”的理念。

 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营养状况充足,甚至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,所以不建议盲目地“贴秋膘”。过度进食一些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,可能会增加肥胖、高脂血症,甚至冠心病风险。

  龚燕冰建议,“贴秋膘”不光是要吃肉,还要饮食均衡、营养结构合理。除了肉类,饮食中还要包含果蔬、蛋类、奶类、谷类、豆类等。在肉类里面,除了瘦猪肉,一些牛肉、鸡肉、鸭肉、鱼肉、虾肉可以少量食用。立秋进补主要以清补为主,不建议大补。应根据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进补,如果身体很虚,立秋确实是一个进补的好时节,如果本身就有肥胖、高脂血症,建议谨慎“贴秋膘”,避免暴饮暴食,损伤脾胃。

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心脏病、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冬季。其实,高温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。

  即使天气炎热,老年人也不要把空调温度设置得过低,一般以26摄氏度左右为宜,最好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摄氏度以内。使用空调每隔2至3小时,应该开窗通风30分钟。

  每天最好饮水2000至2500毫升,从事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后,应适当增加饮水量。喝水时,要小口慢饮,一次饮水不要超过500毫升。

  天气炎热,人体消化道功能减退,老年人可以适当增加瓜果蔬菜和豆制品的摄入,并在主食中加入粗粮,避免进食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。

  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烦躁,负面情绪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,老年人应保持心态平和,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。(转自8月21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6版)

 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: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